阿木爷爷、手工耿、滇西小哥等人海外爆火,李子
近两年,国内短视频行业迅猛崛起,成为文化出海的一大助力。与以往单一的文化输出不同,现今的短视频领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博主,他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文化,让全球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这些博主中,有像办公室小野这样的出海先驱。小野巧妙地将职场与美食相结合,通过脑洞大开的创意,展示如何在办公室环境下满足吃货的胃。她的视频充满强烈反差萌,正襟危坐的办公室与放松享受美食的过程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大量观众。她的短视频在海外多个平台播放量过亿,成为第一个成功出海的短视频博主,全球范围内都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除了办公室小野,还有像阿木爷爷这样的传统工艺大师,通过短视频将中国传统工艺带到国际舞台。阿木爷爷是一位地道的山东农民,从事木匠工作50余年。他利用传统的榫卯技艺,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制作出精美的木制品,令外国网友啧啧称奇。他的视频在海外平台上播放量超过千万,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手工制作的木拱桥视频,全程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牢固的木拱桥制作过程令人惊叹。这些视频让全球观众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除了这些优秀的博主,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文化出海短视频博主,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创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风景、美食、人文等方面。他们用普通人的日常、老百姓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上千万不懂中文的老外通过他们的视频爱上了中国。
这些短视频博主的出现,为文化出海开辟了新的途径。他们通过短视频这一现代传播方式,将中国文化带到全球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他们的视频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创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文化出海需要这样的博主,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魅力。当代手艺之光:阿木爷爷与滇西小哥的海外走红之旅
如今,一双巧手在YouTube上不断“圈粉”的阿木爷爷,已经成为当代鲁班的代名词,其频道播放量更是突破2亿大关。他的成功充分证明,真正的好手艺、好作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短期内被低估、被轻视,但只要遇到合适的时机,便能重新焕发光彩。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传承。在这个快速进步的时代,人们容易忽视一些古老的手艺和精神。阿木爷爷的成功告诉我们,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远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到滇西小哥,这位云南妹子在YouTube上坐拥828万粉丝,她的视频让人们感受到云南的魅力。通过她的镜头,网友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硕果累累的果树、繁忙的田间劳作,还有温馨的家庭时光。滇西小哥的视频不仅展示了云南的美食,还展现了田园风光、风俗习惯、人情往来,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她的视频中,网友们可以看到自耕自种、自养自产的云南美食,配上滇西乡村风景,就像是一个“舌尖上的云南”,为世界送去了“滇的味道”。外国网友们纷纷表示,她的视频让他们爱上了云南,学会了珍惜脚下的土地,喜欢当地的文化。甚至还有一些网友表示,看她的美食视频,也让他们学会了和家人温馨互动。
滇西小哥的视频自2018年起在国外网络平台上传播,一些中国留学生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粉丝。因为一条热门视频,她受邀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演讲,两次登上海外版,被澳大利亚媒体AWOL称为“让世界迷上云南的滇西小哥”。
与前面提到的博主不同,还有一位名叫手工耿的博主也走红海外。他以手工发明无用的东西为终极目标,常发明一些无用的东西,被外国网友称为“无用爱迪生”、“发明界的泥石流”。他的视频充满趣味和创新,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手工耿长相酷似樊少皇,被称为“保定樊少皇”。网友们对他的发明充满趣味评价,建议将他发明的产品印上LOGO:“无用良品”,评价他的作品是“耿哥出品,必属废品”。尽管有时被网友“威胁”说敢发明有用的东西就取关,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创新之路,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欢笑和惊喜。
无论是阿木爷爷还是滇西小哥、手工耿,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魅力。他们的成功也鼓励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让世界更加多元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