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奉阴违的主人公是谁-李林甫,瞧得着他的含笑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书院里的讲堂,总有一些人表面友善,与人称兄道弟,但背后却可能将你推进险境。当面对这种人时,你可能会想到什么成语来形容他们呢?趣怪网小编第一个想到的是“佛口蛇心”。那么,你是否了解“佛口蛇心”的由来呢?
“佛口蛇心”这一成语与一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李林甫。李林甫是唐太祖李虎的五世从孙,他历任多个官职,最终登上了首相的地位。
李林甫不仅文华出众,更是一个善于谋略、长于揣摩唐玄宗心意的人。他通过各式形式夤缘宫里的妃嫔和天子的宠信宦官,从他们的音书中揣测天子的意图进而夤缘天子。他的天分虽然出众,但德性却坏透。
与人交游时,李林甫总是表面上做出一副平易近民的样子,嘴里说的都是好听的话,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极其险恶,凡是都会使用一些坏门径来害人。他的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佛口蛇心”。
让我们来看看李林甫“佛口蛇心”的一个典型案例。有一次,他假装恳切地对同事李适之说:“华山盛产黄金,如果能将其开掘出来,对国家的财富增长大有裨益,可惜皇上对此并不知情。”李适之信以为真,跑去向唐玄宗建议开掘华山。
唐玄宗听完很兴奋,马上找来李林甫讨论。此时李林甫却表示早已知道这件事,但华山是帝王风水群集的地点,不能随意开掘。别人劝天子开掘华山恐怕是居心不良。唐玄宗被这番话打动,感觉他忠君爱邦,反而对李适之大为生气,逐渐将其疏远了。
李林甫凭借自己擅长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技巧,夤缘着唐玄宗维护自己的权位,不断排除异己。他担任首相长达十九年。后来,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是个“佛口蛇心”的人。由此,“佛口蛇心”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
通过对李林甫的故事的了解,我们不仅知道了“佛口蛇心”这个成语的出处,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警惕,识别那些表面友善而内心险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