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城遗址惊现 百年金代边贸城轮廓
在康保县宣传部透露的信息中,一场历时四个月的发掘工作在河北省康保县的二号卜乡西土城城址展开。从今年六月起,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开展,这片占地约五百五十平方米的土地被深入挖掘。此次发掘的城址位于康保县西南二号卜乡,距离县城约四十六公里,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大型遗址。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发掘出的遗迹和器物逐渐显现。数十处房址、灰坑和灶炉等遗迹被发掘出来,这些房址以土坯垒砌而成,部分上下叠压,保存状况良好。这些房屋的单间面积约为十平方米,形制和走向基本一致。这些房屋似乎不仅仅是居住之用,根据发现的火炕和大量瓷器等器物,可能还兼有贸易功能。
火炕作为房屋的重要设施之一,由灶坑、隔墙、烟道和烟囱组成。出土的瓷器包括数十件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瓷器,上百件可复原陶瓷器,上万件陶瓷标本以及数十件骨器。还有铜器、铁器和石器等。这些出土物中,以北宋中晚期的钱币和中原地区窑场的瓷器为主,进一步证实了该城址的贸易功能。还发现带有创伤痕迹的人头骨,暗示该城址的废弃可能与战争有关。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陈灿平副教授作为西土城考古队的执行领队,根据发掘情况分析认为,这一区域的房屋可能兼具居住和贸易的功能。他进一步推断,根据出土的钱币和瓷器,该城址的主体年代应为金代中晚期。而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陈瑞寿也表示,西土城形制独特且年代单纯,其遗迹遗物凸显出很强的时代性,对于研究金代历史和贸易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据推算,西土城遗址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此次发掘不仅揭示了西土城城址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也为研究金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一发现无疑为研究古代城市建筑、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参考。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相信我们对这一历史遗址的了解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