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晟被皇帝召见,竟把儿子全送去出家
唐朝是一个独特的时代,它重视文官却又不失对武官的尊崇。在这样一个朝代,只要立下赫赫战功,就能得到封官加爵的荣耀。今天,让我们跟随奇闻奇网的小编,一起走进唐朝名将李晟的世界。
李晟出身于武将世家,自幼受祖辈影响,血液中流淌着真男人的气概。年仅18岁,他便驰骋沙场,高大威武的身影成为士兵们的榜样。为了稳定边疆的局势,李晟长年征战,屡战屡胜,多次平定叛乱。
唐朝中期,局势混乱,太尉朱泚发动叛乱,占领了奉天城。在这危机关头,李晟等多名忠臣挺身而出,帮助唐德宗成功夺回奉天城。可以说,李晟是唐德宗的大救星。
在朝中,身居高位的李晟与宰相张延赏并不和睦。唐德宗劝说两位大臣和睦相处,但张延赏因李晟是武将出身而看不起他的学识。
尽管李晟主动示好,张延赏仍不理睬。张延赏对李晟的厌恶达到了何种程度呢?即使李晟是威名远扬的大将军,也难免有些生活情趣,一次他私自将官妓带回家中。这一举动被张延赏抓住把柄,他愤怒地将官妓从李晟家中带走。
李晟感到惶恐,担心家人受害,甚至打算将儿子送到寺庙出家。唐德宗知道后,召见李晟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有想要处置他的意思,并让他与张延赏和好。
张延赏表面服从朝廷安排,私下仍排挤李晟。他的一次失误建议与吐蕃议和,被李晟认为是对唐朝的不敬而反对。唐德宗最终采纳了张延赏的建议,但吐蕃背信弃义的行为令唐朝蒙受巨大损失。这次失误导致张延赏被免去宰相职位。
从张延赏和李晟的故事中,我们明白做人必须公私分明,不能心胸狭窄。情绪化的决策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张延赏的不理智行为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李晟,虽然遭遇不公,但他的忠诚和才华为后世所铭记。
唐朝的时代背景和李晟、张延赏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心胸开阔、公私分明才是成就大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