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飞艇成功放飞 可替代亚轨道卫星
【奇闻速递】震撼发布!中国首个临近空间飞艇“圆梦号”于近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功腾空而起,这一创举标志着我国在临近空间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0月13日凌晨2点10分,这个被誉为全球领先的临近空间飞艇——“圆梦号”,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发射场腾空而起,执行通信、数据中继与对地观测等多重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该飞艇具备持续动力、可控飞行和重复使用的能力,为广大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商业服务。
随着飞艇的顺利升空,搭载的各种系统如宽带通信、数据中继、高清观测等也开始正常工作。截至目前为止,飞艇已经在指定高度稳定驻空,系统运行正常。值得一提的是,“圆梦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力,更体现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
据了解,“圆梦号”是由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共同研发的大型临近空间飞艇。它的体积达到了惊人的18000立方米,依靠氦气浮力升空,采用先进的螺旋桨技术,依靠太阳能提供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该飞艇采用了独特的材料和技术,使其能在临近空间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在发射现场表示,临近空间是航空与航天的重要接合部,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区域。由于空气密度和物理高度的影响,传统的航空器和航天器都无法在这一空间内飞行。而“圆梦号”的成功研制和发射,填补了这一空白,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飞艇的研制团队表示,“圆梦号”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在临近空间稳定驻空。而该飞艇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包括轻质高压囊体材料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确保了其在昼夜温差极大的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南江空天的董事长林立新表示,他们的囊体材料更轻,承受的压力更大,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率超过18%,航电系统也是全球最轻的。这一切都为“圆梦号”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圆梦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进步,也为广大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创新,“圆梦号”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