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军投了日本原子弹而不对德国丢?
在二战的尾声,随着大部分法西斯国家的缴械投降,日军却仍顽固抵抗,持续制造杀戮。日本天皇甚至计划实施“一亿玉碎”行动,无视各国的劝解。为了制止日本的侵略步伐和其可怕的作战威力,美国在1945年8月,向日本投放了新研发的原。这两颗原在长崎和广岛的爆炸,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导致二十多万人的伤亡,以及军事和工业重地的毁灭。
日本的顽强抵抗,在遭受原打击后,失去了后方兵力的补充和军事武器装备的支撑,最终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也由此宣告结束。近日,关于美国为何选择对日本使用原而非对德军动手的问题,引发了众多军迷的热烈讨论。
究其原因,日本在二战期间为了迅速获得战争成果,实现其全球统治的野心,研发了生化武器。这其中,与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有着紧密的联系。731部队在二战期间,以战俘和平民百姓为实验对象,进行残酷的生化实验。
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战场上设立了多个试验区,无数百姓成为日军的实验品。到了美日岛屿争夺战的后期,面对美军的猛烈火力压制,特别是其岛屿上的军事基地被美军偷袭轰炸后,日本将这类惨无人道的生化武器转移至太平洋战区。当时的生化武器负责人金马博士制定了一个专门对付美军的金马计划。
那么这种生化武器究竟有多邪恶呢?日本利用了美军的仁慈,在太平洋地区的原住民身上传播了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病毒——“淋病”,该病毒通过身体接触和空气就能传播。日军的初衷是希望美军在和当地女性原住民交流时感染此病毒,然后返回军队后,在军队内部进行大面积传染,从内部削弱美军。
金博士更是在此病毒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研发出了新型接触性病毒——“雅司病”。据美军当时的记录,这种病毒几乎无法救治。日本的这一行为不仅降低了美军的战斗力,也激怒了全体美军。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忍无可忍,只好使用进行反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德军在二战期间也以侵略者自居,但他们并未像日本那样使用生化武器。日本的这种行为,无疑使其成为了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罪恶之一。美国对日本的原轰炸,虽带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日本罪行的一种审判和制裁。这样的历史警示我们,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