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圣库宝藏神秘失踪 竟是被贪
天京城破之时,财富传闻引人遐想。关于太平天国“圣库”的金银财宝,民间流传着诸多猜测:它们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又是否如传闻所言埋藏在南京城之中?这一切令人好奇,同时也令人遗憾,因为那是历史上最大规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的巨额窖藏财宝的不知所终。
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后,关于搜查“贼赃”的奏报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曾国藩声称除了二方“玉玺”和一方“金印”外,一无所获。这一说法遭到了近代纵横学开山鼻祖王闿运的质疑。朝廷虽然对曾国藩表示信任,但也不得不批示调查金银的下落。
要湘军是否在南京破城后大发横财,关键在于了解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这一制度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初期就已存在,并伴随着严格的法律制度。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要求所有财富集中管理,不得私藏。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岁月的尘埃之中。据李秀成交代,圣库实际上已经由洪秀全的嫡亲兄弟掌控,性质已经从“公帑”变成了“私藏”。这一变化使得圣库的实质意义大为削弱,甚至无法保证基本的粮食储备。
“圣库”的空虚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代表私人财富不多。以忠王李秀成为例,他尚有十万家财之富。可以想象,其他二千多个王兄王弟的私人财产同样不可小觑。湘军入城时未能发掘出巨大的“窖藏”,这令曾国藩等将领感到失望和担忧。攻破敌国都城,通常都会有丰富的金银财宝,而湘军此次却一无所获,难以令人信服。曾国藩制定了只查缴敌人府中“窖金”的法令,而忽略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囊金”。最终这一法令成为了一纸空文,湘军将士在弛禁期内早已将囊金和窖金搜刮一空。
最终,搜不到“贼赃”的曾国藩,无法勒令将士们吐出所得财物,只能硬着头皮据实报奏朝廷,争取理解和世人的谅解。这场争夺与,既是财富的寻觅,也是历史真相的追寻。太平天国巨额财富的神秘消失,成为了历史的一桩疑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