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沙龙 李寿全等嘉宾热议 如何做合格的原创
【腾讯音乐人月亮沙龙第3期:华语乐坛大咖齐聚广州,热议音乐创作与产业趋势】
6月2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沙龙在广州增城隆重举办。这是腾讯音乐人月亮沙龙的第三期活动,主题为“华语唱作人的别样‘造作’”。华语乐坛顶尖制作人李寿全、金曲奖歌后艾怡良、民谣唱作人马頔、新生代唱作人丁世光以及草台回声创始人戈非等五位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分享他们的从业心得,为原创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师课。
现场氛围热烈,嘉宾们的分享妙语连珠。马頔谈到了如何将兴趣变成专业,艾怡良分享了原创音乐人的自我修养,丁世光则谈到了如何突破创作瓶颈。戈非则从产业角度出发,了如何平衡音乐的商业与艺术性。而李寿全则以其近40年的音乐制作经验,串联起各位嘉宾的话题,分享了自己从投身音乐行业至今的心得。
这不仅仅是一场音乐沙龙,更是一场潮流话题的盛宴。除了嘉宾主题演讲外,月亮沙龙还事先通过网络向乐迷征集了最想听的音乐话题。其中,关于近些年民谣、电子乐、嘻哈乐大热和更迭背后的逻辑这一话题引发了热议。李寿全认为,一种音乐风格的兴起,离不开媒体的发展与传播,而现在音乐风格的多样化是媒体互相追逐的结果。
艾怡良则谈到了女音乐人的角色。她分享了自己学艺术作画的经历,以及如何将艺术灵感融入音乐作品中的心得体会。她表示,作为一个台前艺人,她在光鲜亮丽的表现背后,内心却始终保持生活化的一面。她强调:“无论遇到何种失去,一定要找到生活的平衡,因为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平衡也体现在她的音乐作品中,为她的创作带来了独特的灰阶美感。
丁世光在讨论创作瓶颈时表示,音乐人保持敏锐至关重要。他认为即便是遇到瓶颈,人生走在低潮期也是一种灵感来源。他强调音乐人要保持对生活的灵敏度,这样才能呈现真实、细腻、有感情的感悟。
戈非则从唱片业管理者的角度了音乐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他简述了互联网技术发展对音乐行业的影响,认为优质的音乐和音乐人需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工具,与时俱进,让自己的作品通过新颖的渠道找到对的听者。
这场音乐沙龙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融。嘉宾们的分享不仅涵盖了音乐创作、从业心得,还涉及了音乐产业趋势等热门话题。这场活动无疑为原创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华语乐坛、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华语乐坛这片璀璨的星河中,两位佼佼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李寿全作为顶尖制作人,他的名字已然成为华语乐坛的标杆。而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音乐人艾怡良,也在自己的领域内展现了出色的才华和独特的魅力。在最近的一场沙龙活动中,艾怡良就华语乐坛女音乐人的现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众眼中,艾怡良是一位金曲歌后,她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她也面临着和其他女音乐人一样的困境。在观众心中,女艺人总是被刻板印象所束缚,被简单地归为物化女歌手和文艺女歌手两大类别。无论女音乐人如何努力创新,似乎总难以摆脱这种既定的框架。艾怡良对此深有感触,她分享了自己在演出时遇到的尴尬情况。在某些场合,厂商希望她按照某种特定的形象出现,让她觉得自己作为女性歌手在这个场合代表的是什么。如果她是男性歌手,这样的情况是否还会出现呢?这无疑是对女音乐人的不公和束缚。
艾怡良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坚信自己的音乐作品兼具文艺和热烈元素,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类。她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风格,挑战着传统的框架和观念。她的音乐既能够触动人心,也能够充满活力,展现了女音乐人的多元魅力。她的困境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华语乐坛对女音乐人的认知和态度。她的勇气和坚持激励了更多的女音乐人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打破束缚,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在引导听众更加多元化地看待女性音乐人,尊重她们在音乐创作上的努力和付出。
而这场沙龙活动的主办方腾讯音乐人项目,也一直在为音乐人提供支持和帮助。“月亮沙龙”系列沙龙活动正是他们为音乐人打造的一个交流平台。这个活动的名字灵感来源于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寓意音乐是音乐人追寻的诗和远方。在这个活动中,他们鼓励音乐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帮助他们在音乐的道路上找到方向。腾讯音乐人项目也致力于帮助音乐人通过音乐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让音乐成为他们的“月亮”和“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