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匠心 淬火成金 《我就是演员》高端研讨
《我就是演员》:回归表演初心,展现匠心卓越
自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播出以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赢得了广大观众和业界的热烈关注。该节目以其深刻的行业洞察和出色的制作水准,成功实现了口碑与热度的双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综艺节目。
近日,浙江卫视与美国IOI公司签署节目模式海外输出协议,标志着《我就是演员》成功走出国门,文化输出的新路径。这不仅是对中国综艺创新的一次肯定,更是对节目匠心独运、追求卓越的一次赞誉。
在高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视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社科院、国际节目模式认证与保护协会及媒体、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对《我就是演员》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节目以创新经验凝结了行业的智慧,对整个电视节目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示范价值。与会嘉宾在肯定节目的制作水准和引领意义的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升级提供了宝贵建议。
《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不仅是一个展示演员技艺的平台,更是一个回归表演初心的地方。在这个舞台上,演员们接受批评、收获成长,也赢得赞美。节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用平实的视角,带着真正的尊重,打造一个关于表演的“圆桌论坛”,让公众回归表演的初心,感受表演艺术的魅力。
业内普遍认为,《我就是演员》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综艺舞台的综合电影化、电视剧乃至舞台剧的艺术质感,更在于其匹配了观众的审美升级,为表演行业锻造了一个烈火炼真金的舞台。该节目从模式的“消费者”进阶为“供应商”,彰显了中国电视综艺的领先地位。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节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形容其为“尺子”和“放大镜”。节目为演员这一职业的素养和能力提供了一个基本刻度,同时通过主流媒体的二次放大,对观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审美普及。节目的每一次呈现,都凝聚了主创人员的匠心独运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我就是演员》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行业洞察和出色的制作水准,成功吸引了广大观众和业界的关注。该节目的成功输出,不仅是中国综艺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对表演艺术的一次深刻致敬。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化艺术评论者,史航以“隔壁的钢琴声”为喻,对《我就是演员》这一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深知影视从业者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自省的重要性,而此节目恰如那悠扬的琴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复盘、互鉴、自省的平台。他进一步解释,艺术就如同隔壁的钢琴声,我们不仅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中欣赏,还能对他人的演奏给予适切的指正和建议。有些演员对于登上此节目有所犹豫,史航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因为在这里的三个月收获,或许比他们七八年的演艺生涯还要丰富。
张国立,作为备受尊敬的演员推荐人,将这个节目比作“表演诊所”。他观察到,在这个平台上,演员们共同切磋,找出表演中的不足,甚至揭示行业中的深层次问题。这不仅是一个调整和改善的过程,更是向行业和大众传递正能量的绝佳机会。如今,这个节目已成为演艺圈中每个人都向往的舞台,只专注于专业表现,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浙江卫视副总监周冬梅与节目的主创团队一直在深思:为何投入如此巨大的心力制作《我就是演员》?导师徐峥在节目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好演员的春天来临了”。此节目致力于打破流量和名气的束缚,为实力演员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它坚持“专业至上”,摒弃了流量和明星的炒作,而是通过精心筛选和搭配角色,真正让好演员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赞誉。
翟天临和檀健次作为演员代表,对此节目有着切身的体会。翟天临登台前的迷茫和困惑在此得到了解答。他通过参与节目收获了观众的认可和市场关注。更重要的是,这个节目让观众有了对表演优劣的判断意识,推动了整个市场的洗牌。檀健次作为新生代演员,也在此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得到了肯定和喜爱。
总导演吴彤听着大家的分享,深感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就如研讨会的主题所说,“凝聚匠心、淬火成金”,他们一心走在淬炼的路途中。
回首过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编委、浙江卫视总监王俊对此节目能够走向国际市场感到骄傲。他们这个大台有着深厚的情怀和担当,才能诞生如此原创的节目。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行业生态的积极贡献,而《我就是演员》这个节目将会继续为电视行业创造无数季的辉煌。这是一个电视人的匠心与骄傲。